據知,啟業邨、麗晶花園和堅尼地城等,都有市民投訴現時政府承辦商員工把大量受到催淚彈污染的路障,在沒有任何遮蓋下,以極不安全的方式運往他們居所附近的臨時地盤傾倒。
港大化學專家指出,該等受污染物若不妥善處理,在搬運及傾倒時會嚴重污染環境;若存放民居附近會毒害社區,不但污染環境,還可能誘發小孩及老人家出現支氣管炎;油麻地果欄的水果亦懷疑受污染,有人甚至呼籲「勿飲檸檬水」。
必須公開催淚彈成分
此外,警方在大部分地區包括民居、學校、安老院舍、醫院、食肆和人煙稠密的地區附近施放催淚彈,辯稱使用時會盡量與附近單位緊密聯繫,以便他們作出相應安排。事實是,11月17日警方在伊利沙伯醫院門外多次施放催淚彈,多名病人及醫護人員報稱不適,當時醫院沒有為他們提供保護裝備,有下班職員離開醫院途中,甚至慘遭水炮車攻擊;醫管局亦只在催淚彈施放後才發公告,呼籲病人不要前往該院求診,明顯在事前毫無準備,後知後覺。
其實,早於今年7月,多個醫護專業包括醫生及藥劑師已要求政府停止使用催淚彈等化學武器作人群驅散用途,以免對市民的身體造成無可挽救的傷害。警方早前承認催淚彈施放過程會釋出二噁英,二噁英是致癌物質,穩定且難以分解,由於沒有人體機制排除,對長遠的健康影響絕不能忽視。此外,催淚彈亦含山埃成分,其化學物活性起碼持續5天或以上,即使戴上「豬嘴」防毒口罩亦不能完全阻隔,可透過皮膚吸收;若高濃度劇毒物沒妥善處理,有機會引起生態危機。
對於警方持續無差別使用化學武器,食物及衞生局竟為避免影響警方行動部署,拒絕公開催淚彈成分和安全指引,又稱沒有發現文獻或研究顯示使用催淚煙而引致二噁英中毒的個案,所以絕對相信警方會安全地使用催淚彈。實情是,現時街道滿布刺鼻的異味,局方在沒有進行任何實際研究及風險評估,在缺乏科學證據下,輕信警方單方面資料,放棄捍衞公共衞生、食物安全及健康生活環境,實在令公眾極為失望。
對於受污染的食物,局方指「可用流動水清洗」;但食物安全中心建議,如懷疑食物受到污染或有異樣,為審慎起見,便不應進食。對於處理催淚煙和顏色水炮,局方指「要諮詢專業醫護人員的意見」,但前線醫護人員向我反映,院方根本沒有提供指引;局方稱已向清潔外判公司發出工作指引,訂明清潔工人在清潔時須戴上口罩、橡膠手套、膠圍裙等;如果風險評估認為有需要,應戴上N95(或同級)呼吸器、眼罩及帽等,但傳媒發現食環署清潔工人在清潔時完全沒有佩戴「個人防護裝備」(PPE),只戴上一個普通口罩,穿短袖上衣,腳踏涼鞋,又用高水壓洗地,令他們喉嚨不適、刺眼、咳嗽不停,有違職業安全及健康要求。
由於二噁英及山埃等殘留化學物對整個社會的健康影響後患無窮,食物及衞生局在未掌握催淚彈成分對公共衞生的影響前,應要求警方停用並公布成分,立即全面檢測受催淚彈影響範圍,徹底進行除污和淨化,向前線醫護發出臨床指引支援病人,保障市民健康。